

主體項目已經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在拆除腳手架。


黎族的圖形代表著三亞本土文化元素。

來自浙江的邵師傅是一位工筆畫畫匠,今年62歲,他告訴記者:“《三亞千古情》里的壁畫都是很多個工友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純手工制作。”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鄧金培 蕭真/文 翁葉俊/圖由“中國文化演藝第一股”宋城股份投資10億元巨資打造的三亞千古情景區及《三亞千古情》演出,將于9月15日與廣大市民游客見面。該項目的開業是三亞乃至海南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將極大地提升三亞乃至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
“弦誦聲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蘇杭。”自古以來,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的三亞,便以自己獨特的文化令游子們的腳步放緩。
三亞千古情景區有何特色,它講述了從古到今三亞的哪些故事呢?日前,記者來到位于迎賓路的三亞千古情景區探訪,這個由中國文化演藝第一股宋城股份傾力打造的景區正在進行最后的“妝扮”。
根據三亞千古情景區總經理王玉凈介紹,景區根據黎苗老人們口口相傳的記憶而復原,她既是為一臺演出拔地而起的世界最大預演廳,更是展示三亞從落筆洞到國際旅游島一萬年歷史文脈凝聚而成的夢幻之城。
據了解,三亞千古情景區總投資高達10億元,有三亞千古情、崖州古城、大象谷、海盜大戰、科技游樂館、黎村、苗寨、山上花黎、椰林灣、南海女神廣場、圖騰大道、情人谷、王者之城、三亞名人山、兒童游樂區等數十個主題區,是體驗三亞天涯文化、黎苗文化、原生態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傳承地。
“未來這里將成為三亞夜游的首選之地。”王玉凈說,景區內黎族織布、制陶、黎樂、蠟染、打柴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星羅棋布,上刀山下火海、鉆木取火等古老技藝精彩紛呈,根據設計規劃,未來景區一年四季都將節慶活動不斷,如黎族三月三、潑水節、比基尼火把狂歡節、沙灘音樂節、啤酒節、泥漿“泡”妞節等。
徜徉于黎苗風情間
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黎、苗族是三亞人數最多的兩大少數民族。黎族的“打柴舞”與苗族的“蘆笙”,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封面。景區從設計之初便希望游客能在三亞千古情景區的花山椰林里,充分領略到原汁原味的三亞民俗風情。
“這里是黎村,這里是苗寨。” 一路走過,民族風情撲面而來,景區內種種細節與景觀都令人嘆奇。探訪中,《三亞千古情》總導演黃巧靈引領眾人參觀景區,并作即興解說。這里的“黎村”是在原始黎村的基礎上修復而成,村內的黎族民居船型屋,在檳榔樹的簇擁下,顯得古樸而自然。這里有婚俗互動的隆閨房、展示獨特樂器的黎樂坊、陳列黎族服飾的斗笠坊和黎錦坊等。鉆木取火、徒手摘檳榔以及打柴舞是黎村廣場的“三絕”。
設計者設想了這樣一個場景,游客們在游玩時一不小心,便會被站在花叢里的黎家阿妹拉進她們的寮房,做她們臨時的新郎,或被熱情的黎族少女邀請參與到歡快的打柴舞中來,品一杯黎家的山蘭酒,盡情地感受黎族文化。
黎族有一個特別的分支是居住在山上的,她們有一個美麗名字叫“山上花黎”。山上花黎的小伙子們有一種特別的成人禮——從幾十米高的大樹上纏著古藤一躍而下。在這個“黎村”,也仿照儀式建起了刺激的高空蹦極,為有膽量一試身手的游客提供機會,此外,山上還建有空中玻璃棧道觀景平臺,秀色迷人的椰林灣就在腳下,是俯瞰整個景區最佳的立足點。
“苗寨”,是一個完好保存著苗族文化的村寨,倒懸的玉米、翹角的土司廟、重檐歇山頂結構的鼓樓,鑲嵌牛角造型的大門,頭戴銀飾載歌載舞的繡花鞋少女,置身其中,一種豐收的喜悅與苗俗的古雅撲面而來。
廣場上還會定時表演蘆笙踩堂舞、水鼓舞、抵桿等精彩互動節目。“尤其是”上刀山下火海,演員踩住鋒利的刀梯向上攀爬,從燒紅的鐵犁上飛奔而過,毫發無損……”一位負責人說,這些在常人眼里驚心動魄的“絕招”,是少數民族同胞展現勇敢和智慧的拿手好戲,在景區規劃時都被納入。
高科技重現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又稱南方小蘇杭,是唐宋文人高官嫡居海南時的心靈寄宿之地,后因戰火、災難等原因逐漸湮沒于史海。根據三亞千古情景區前期部經理趙力明的介紹,景區內有市井街、崖州府衙、大云寺、月老廟、財神殿、媽祖廟、情人谷、高科技體驗館等區域,通過當年的物和場景再現千百年前的盛況。
市井街,堪稱三亞最大的非物質遺產集聚地。趙力明說,整個街區呈環狀分布,屆時將有令人嘆為觀止的皮影戲、木偶戲、拉大片、高蹺等沿街的各種雜技魔術表演,還有蠟染、糖畫、苗繡、制陶、黎族紋身等七十二行老作坊手工藝鱗次櫛比,財神廟、媽祖廟、大云寺、仙鹿寺等建筑一步一景,身穿黎苗服飾的布衣者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蔚為壯觀。
“高科技的應用可令游客體驗到各種模擬的真實場景。”趙力明介紹說,“居士府”是蘇大學士的客房,里面有琴房古箏、臥房古窗撲螢、魔幻書櫥、偷窺墻、對弈臺、斗蟋蟀等各種集燈效、音效與電控道具于一體的互動游樂項目??紤]到三亞多風,“暴風眼”采用仿真模擬道具,配合聲效、風、水、霧、光電系統,再現鑒真東渡時颶風來襲的逼真場景。一千年前的沉船在海上絲路沉沒,利用多聲道環繞設備所營造的凄厲的海風呼嘯、海浪撲打船聲、驚恐的呼救聲,會讓游客身臨其境。此外,還有利用各種玄妙機械以及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天涯鬼域,神秘街上的橫屋、倒屋、斜屋、迷宮等超自然現象的房子等。
還有古城內的情人谷,它是崇尚自由愛情的黎族同胞幽會的場所,每年的“三月三”是他們傳統的“愛情日”。 在情人谷里,可以游玩月老寺、天香爐、許愿長廊、許愿樹及佛抱等景觀。
恢弘的大型藝術建筑
王玉凈表示,景區內集諸位國內一線旅游藝術專家智慧打造的藝術建筑,大氣恢弘,充滿夢幻色彩,是一道不容錯過的風景線。
未進景區,還在迎賓路上時,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座頗為雄偉的神像。這得從“南海女神”說起,這尊造像作為景區的標志,高28米、寬100米。景區工作人員朱貴添介紹說,南海女神是三亞的守護神,是三亞人的精神圖騰,是三亞偉大女性的化身。“神像頭頂上的火蓮花,時常會噴出火紅烈焰,每一次噴火都是對世人的祝福。”女神兩邊的象群,高大威武,代表著無上的神力,象群身上的蛙神是黎族的吉祥獸,寓意風調雨順,人丁興旺;旁邊的天狗神代表著永遠忠誠守護著族人,同時又含有家畜興旺的意味,整個造型集合了黎族對先祖的圖騰崇拜,產生強烈的神圣感,造型雄偉壯觀,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而作為《三亞千古情》的演出場地,“王者之城”在2500年前,便是三亞第一位“市長”冼夫人的封地。氣勢蓬勃的“王者之門”, 是一個高23米、寬60米的巨型主題雕塑墻,以冼夫人騎著大象完成嶺南統一的傳說為創作元素,用群像馱著鳳凰來展現冼夫人的美和力量,是具有典型熱帶叢林特色的宏偉建筑。除了劇院外,里面還分布著大象谷、名人山、海盜大戰等主題區,大象谷驚奇再現了原始叢林和奇幻山谷的景象,形成一條近1公里的互動游歷線路。名人山高26米、寬80米,是三亞最大的城市文化群雕,象征了三亞文化的源遠流長。海盜大戰是景區內大型室外實景演出,運用了電影爆破、水上燃燒的手法,真實地還原了三亞人民與海盜打斗、廝殺的一系列場景。
“這里有黎風苗俗的美麗傳說,這里能聽到落筆洞的萬年回聲,這里能感受到鑒真東渡時的驚濤駭浪,更有巾幗英雄冼夫人的蕩氣回腸。”總導演黃巧靈認為,與《三亞千古情》相輔相成的三亞千古情景區,像一個奇幻的夢境,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據悉,9月15日,三亞千古情景區即將迎來試營業。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